51小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51小说网51wangpan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不过是个毫无经验、年幼无知的少年,这样的人怎么能承担帝国发展的重任,换人吧,也该搞个公开招考之类的玩意了。退一步说,就算不搞公开竞争,也该给个抓阄的机会啊,老爹,不能再搞一言堂了,多少给点民主吧。

朱棣曾经有过无限的期待,他相信只要公开竞争,自己是很有优势的,那个小毛孩子懂得什么,论处理政事出兵打仗,谁能比得上我!当然,宁王打仗也很厉害,不过他只是一介武夫,这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也想继承皇位?

除了我,还有谁!

然而出乎他的意料,朱元璋对朱标的深厚感情使得他又一次搞了暗箱操作,他真的任命只有十五岁的朱允炆为太子。

白干了,这下真是白干了。

[174]

朱标虽然文弱,到底是自己的哥哥,长兄为父,论资排辈,心理上还说得过去,毕竟人家参加工作早,可那个十五岁的小毛孩居然也敢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,无论如何想不通,无论如何办不到!

但这是事实,一旦父亲死去,这个小孩子就会成为帝国皇位的继任者,到时不管自己是否愿意,都将跪倒在这个人的面前,发誓效忠于他。他懂得什么,即无战功,又无政绩,凭什么当皇帝?

人生最痛苦的地方不在于有一个悲惨的结局,而在于知道了结局却无法改变。

如果说之前的朱棣只是抱怨,那么朱允炆继位后的朱棣就是真的准备图谋不轨了。用法律术语来说,这是一个从犯罪预想到犯罪预备的过程。

但朱棣可以不服气,却不能不服从,洪武二十九年(1396年),明太祖决定对北元再次发动远征,主帅仍然是朱棣。这也是朱元璋一生中制定的最后一个作战计划。

他真的老了,青年时代的意气风发,纵马驰奔只能在脑海中回味了。但他的意识还很清楚,必须在自己死之前把所有的事情都解决掉,这样大明帝国才能不断的延续下去,永远强大繁荣。国内的问题已经解决了,但卓越的军事直觉告诉他,北元仍然是国家最强大的敌人,一定要把这个邻居连根拔除!

而朱棣当任不让地成为了统帅,虽然他已经不再愿意去干这些活,毕竟自己只是打工的,每个月按时拿工资,出兵打仗成了义务劳动,干好了是老板的功劳,干坏了还要负责任,这样的差事谁愿意干?

可是即将解任的老板朱元璋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,谁让你当年表现得那么好,就是你了!不干也得干!

同年三月,朱棣带着复杂的心情从北平出发了,此次他的战略和上一次大致相同,在军队抵达大宁后,他先派出骑兵去侦察元兵的方位,在确定元军所在位置之后,他带兵至翻山越岭,在彻彻儿山找到了元军,这一次他没有再玩怀柔的那套把戏,连杀带赶,把北元军赶到了数百里外,并活捉了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等人。

按说任务已经完成,也该班师回朝了,北元的难兄难弟也在远处等着呢,既然仗打完了,人也杀了,帐篷也烧了,您就早点走吧,等您走后,我们再建设。但这一次朱棣似乎心情不好,于是北元就成为了他发泄的对象。他一气追出几百里,一直追到兀良哈秃城,打败了北元大将哈剌兀,这才威风凛凛的回了家。

郁闷的人真是惹不得啊。

[175]

朱棣得胜回朝,却没有以往的兴奋,这也是可以理解的,但朱元璋的心思却大不相同,在他看来,国家又多了一名优秀的将领,朱允炆又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好叔叔,当然,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。

此时的朱元璋才真正感觉到一种解脱,他打了一辈子仗,忙了一辈子公务,不但干了自己的工作,连儿子孙子的那份他也代劳了。

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恢复了生机和活力,人民安居乐业,商业活动也有相当的发展,朝鲜归顺了大明,北元已经被打成了游击队。而朱元璋对他制定的那套政策更是信心爆棚,在他看来,后世子孙只要有着基本的行为能力,就能根据他的政策治理大明,并保万世平安。

都安排好了,我也可以放心的走了。

对大臣们来说,朱元璋可能不是个好君主,但是对朱元璋的子孙们来说,朱元璋是个好父亲、好祖父。其实朱元璋的这种行为反差的理由也很简单,就如同今天独生子女的家长,特别是那些当年曾经挨过饿的人,自然不忍心让孩子受自己那样的苦,他们恨不得代替子女去承担来他们将来要经受的苦难。

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团结一致,共同辅佐他选定的继承人朱允炆。但就如今天的所谓"代沟"一样,子孙们有自己的打算,特别是皇族的子孙,他们是无法体会朱元璋这种深厚的父爱的,在他们看来,这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早就应该领退休金走人了。他们关注的只是这个老者所坐的那把椅子。

朱元璋奋斗一生,为子孙积攒下了大笔的财富,可当他走到人生的终点时,他的子孙的眼睛却只盯着他手中握着的那笔财富,投向这个老人的只是冷冰冰的目光。

这无疑是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悲哀。

是时候了,让我们给朱元璋一个公正的评价吧

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,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,从赤贫起家,他没有背景,没有后台,没有依靠,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,他经历千辛万苦,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,从死人堆里爬起来,掩埋战友的尸体,然后继续前进,继续战斗。

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,陈友谅、张士诚、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。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,可以说,在那个时代,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。

他几乎是赤手空拳,单枪匹马凭藉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。

是的,谁会想到几十年前的那个衣衫褴褛,沿街乞讨的乞丐会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。

是的,命运之神其实并不存在,他也不会将什么宝剑和钥匙交给一个乞丐,在那绝望的日子里,并没有人去同情和可怜这个人,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。

他告诉我们,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。

他告诉我们,执着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。

当朱元璋回望自己几十年的峥嵘岁月,回望自己一手建立的强大国家时,他有充足的理由为之而骄傲和自豪!

我是朱元璋,是大明天下的缔造者!

六百多年过去了,但笼罩在朱元璋身上的争论似乎并没有停止的迹象。他有过不朽的功勋,也有过严重的过失,这些争论可能再过六百年也不会停止。

朱元璋,你就是你,历经时间的磨砺,岁月的侵蚀,你还依然屹立在那里,你的丰功伟绩和成败得失都被记录在史册上,供后人评说。

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!

[176]

黄昏京郊马场

这本是一片宽阔的农田,在一次政府征地中被征收,种上了草,并成为了皇室的专用马场

朱元璋现在就站在这片专属于他的土地上,多年的马上征战使得他对于骑马这项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。他始终不能忘怀当年的纵马驰骋的岁月。

岁月催人!</p>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盛唐崛起

盛唐崛起

庚新
圣历元年,幽州昌平县郊外,少年杨守文意外被雷劈中,唤醒了尘封十七年的记忆。 时,日月当空。 开元盛世尚遥不可及,女主江山,在平静时局下,却似乎隐藏着激涌暗流。 登幽州台念天地之悠悠的陈子昂;勇武善战,冷静睿智的李药师后人;垂垂老矣,却依旧心系李唐江山的狄仁杰;还有妖艳若罂粟花的太平公主;心思诡诈的上官婉儿…… 伴随着那些熟悉人物粉墨登场,杨守文发现,原来在这段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历史中,更隐藏着许多
历史 连载 139万字
草莓视频释放深夜的自己

草莓视频释放深夜的自己

面人儿
特种兵韩枫重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,他从挖地道开始闹腾,一步步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。运筹帷幄,七七事变,主动出击,全歼关内日寇;青纱帐、壕沟、地道,一场大战歼灭日寇四十余万,使我华夏免遭八年战火涂炭。纵横捭阖,平衡各方势力,建中华联邦。坐山观虎斗,列强来求。英美来求,重划东南边界;苏俄来求,收回被占领土。法西斯战败,世界和平,东西方冷战又起;国事乱如麻,列强亡我之心不死,危机重重。潜龙隐行,顺势而为
历史 连载 81万字
肆意宠溺

肆意宠溺

殷扬
PS:新书《重铸河山》已经上传,敬请朋友们支持。著名的历史学教授李隽因一次意外的空难来到南宋这个动荡的年代,更不幸的是他还成了南宋亡国皇帝宋度宗,成了雄材大略的忽必烈的对手,更糟糕的是,伯颜大军已经兵临临安城下。值此南宋危急存亡之秋,内忧外患之际,李隽将如何抉择呢?一腔热血能否挽回南宋的幸存。
历史 连载 77万字
奉子命完婚

奉子命完婚

君子无醉
梁鸿穿越了,变成了王大胡子,还有了一个女儿。 时间是正德三年,那是一个精彩的年代,京城里八虎作乱,江南才子风流,皇帝没个正行,各地烽烟四起,甚至还有孔孟朱王四圣之一的王守仁,对了,据说笑傲江湖的令狐冲也在。梁鸿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。 常言道天子门生,这一次却是要天子给我当门
历史 连载 55万字
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

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

大锅菜
历史收藏家的伯父,保守着一个古老的秘密,没有子嗣的原因,希望其侄子能够继承这个古老的秘密。 但是侄子没有任何兴趣。他只对开发武器感兴趣。更多的新式武器。赚取更多的钞票。这是他唯一的乐趣。 但是,在这个古老秘密传承的过程中,意外出现了。侄子穿越了。 来到了战国末期。 嘿嘿,既来之则安之,自己是武器专家,对付冷兵器还不是手到擒来吗? 你有骑兵,我有机关枪,你冲,我就埋地雷,拉铁丝网,你跑,我可是专家
历史 连载 846万字
艳情短篇160章

艳情短篇160章

舊川
几代帝皇,几代谋臣,他有吞吐天地的气概;  她有绝伦的美貌和才气;  她如天朝高悬的月亮;  她是仇深似海的妒儿;  她是蓬莱仙界下凡的奇葩!  身为帝皇也因爱情而柔肠寸断,  年轻的皇子在生命的尽头唯一遗憾的是放不下她!  战争、谋算、宫斗看去波浪壮阔,诡谲云涌,  亲情、友情、爱情如慕如诉却又泣血悲歌! 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群帝王和靓丽的女子,把一个朝代点缀的如此璀璨?  这究竟是如何的俊男健
历史 连载 9万字